使用節能家電,這既需要國家的鼓勵,也需消費者的支持,不少發達國家從上至下都做得不錯……
從2009年開始,我國家電行業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享受了多輪補貼政策。從2009—2011年的第一輪主要由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和高能效空調補貼三大政策組成,到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上半年,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則全面覆蓋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熱水器。
而去年11月4號,國家發改委又一次頒布了家電節能激勵政策。不過和2012年不同的是,這次政策的出臺沒有提及財政補貼,更多的是通過“能效領跑者”評選等方式來對企業進行激勵。這也與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已經開展了多年的節能領跑者評選有頗多的相似之處。
可以說這些節能補貼政策在過去幾年里不僅增強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也確確實實的為國家節省的大量的能源,此外它也帶動了家電行業的一輪高速發展,同時也為老百姓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優惠。
但是,在這些補貼政策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也確實存在一些漏洞,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無論在消費者身上,還是在企業身上都會發生一些“騙補”行為。
當然,隨著政策日后的日趨完善,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加以解決的。那么在倡導使用節能家電方面國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有沒有什么經驗使我們可以借鑒的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美國、日本、德國他們是怎么做的。
美國是倡導環保節能口號喊得最響的國家。在家電節能方面,美國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美國的環保署和能源部在家電節能的執行上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美國對節能家電的獎勵也是實實在在的,包括:減稅免稅、貸款、專項資金發放。這些花錢的項目都得到美國財政的支持。同時,美國也提供充足的財政支持能源部科技辦公室,對再生能源進行科學研究。除了對科研和商家的實在鼓勵,美國財政也花錢鼓勵居民使用節能家電。為了鼓勵家庭使用低能耗的家電產品,美國對家庭內部有稅收減免、免過橋費、公路費等等。除此之外,美國政府還有綠色采購的項目。也就是說,給那些綠色低碳產品提供服務給予非常大的財政支持。政府會在它正常的價格之外,提供3%—15%的價格優惠。
作為家電出口大國,日本在這方面自然也不遜色。日本《節能法》對家電的節能標準進行了嚴格規定。日本也對汽車、家電等消耗資源的產品有補貼措施。更為重要的是,日本民眾已經越來越追求節能的生活。由于日本家電產品十分豐富,電力消耗非常高,但隨著核電站的停運,電費的漲價使得更多人開始考慮使用更節能的家電,甚至還有專門的節能咨詢師來給家庭做節能計算和改進計劃。
工業大國德國不僅工業耗能多,居民生活的耗能量也不容小覷。為此,德國政府提出節能的雄心壯志:到2020年,德國傳統能源的消耗量較2008年減少20%,到2050年減少一半。為達到這樣的目標,德國已經對家電節能提出硬指標。目前,傳統的高耗能電器已經完全退出了德國的家電市場,代之以更加節能環保的所謂綠色家電。對于能源改造,國家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如使用太陽能設備或者換成其他更節能的設備,除了直接給予高額補貼之外,你還可以從國家復興信貸銀行那里拿到低息貸款。從2012年開始,德國政府每年撥款15億歐元,專門用于支持居民的房屋節能改造。此外,國家還通過政府網站、消費者保護中心等等,為民眾提供節能方面的政策、措施等各方面的資訊。